垃圾徵費|環團就無限期暫緩感極度失望 批政府拒絕以身作則不負責任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4/05/27 22:41

最後更新: 2024/05/28 09:11

分享:

分享:

(曾耀輝攝)

政府今(27日)宣布暫緩垃圾徵費,並不設具體實施日期。多個環團批評對政府訂立實施時間表及指標,指感極度失望,憂令減廢的努力付諸東流。

綠色和平項目主任譚穎琳表示,香港此舉與無限期擱置無異,意味政府對整體減廢政策欠缺決心,且當局拒絕由政府部門率先實行垃圾徵費, 只側重推動市民回收,及以末端焚化處理廢物,做法並非務實且不負責任。而是次公布的後續工作,聚焦向市民免費派袋、增加回收配套,惟欠缺經濟誘因及實際減廢目標,與「先行先試」或原先訂立的六個適應期內的推廣措施並無分別,無疑是舊酒新瓶。綠色和平認為,市民並非反對減廢原意,而是對政府花費數以年計時間也未能為政策做好準備失去信心,促請政府部門如期實行垃圾徵費、以身作則帶領社會減廢,同時訂立明確的減廢目標及加快推行生產者責任制,切勿拖字訣,無視廢物問題的急切性。

綠惜地球指,今日在會上提出的減廢舉措方向正確,但落實時間表及指標不詳,成效也要一年後才向立法會匯報,公眾無法理解進度和成效,促政府在一個月內提出有關工作的實施路線圖、時間表和指標,半年內向立法會呈交中期報告,而一年後向立法會匯報時,應清楚交代垃圾徵費再次刊憲實施的日期。綠惜地球又認為,由於垃圾徵費暫不設實施日期,政府向市民免費派發指定袋,市民亦無轉用誘因,若現階段大規模派袋,性質和過去多年來自願參與的各項減廢教育項目相似,難以限制廢物的產生,如政府有意派發指定垃圾袋,時間應在垃圾徵費實施前後的適應期。假如選擇現時派袋,則須與減廢成效掛勾,政府宜定期計算參與處所的垃圾量,並設立減廢目標,如未能達標,需予以跟進,才能避免指定袋和公帑遭到濫用。

綠領地球亦批,不設任何推行時間表,等於無限期押後實施,令本港減廢政策「開倒車」,使各界的減廢動力降低,最終恐令辛苦建立的減 廢成果付諸流水,希望政府迎難而上,即使暫緩8月推行垃圾收費,亦應按部就班,以類似「先行先試」的分階段實施方式,由政府部門和公營部門帶頭先行,再進一延伸至不同界別, 以至三無大廈、鄉郊等涉及處境較複雜的處所及地點。

香港地球之友重申,垃圾徵費是推動減廢的「火車頭」,有助推動企業和公眾實踐源頭減廢,同時帶動資源回收和循環再用,對計劃再度被押後表示非常失望,政府必須把握機會,分階段實施垃圾徵費試點,涵蓋大部份由政府管理的場所,並鼓勵工商業界、民間機構、屋苑及私人埸所等參與,並加強資源收集及回收配套設施,定期檢視並持續優化執行細節,致力加快垃圾徵費於本港全面實施。地球之友亦認為,社會上有意見指出,垃圾徵費會為市民帶來經濟負擔,但往往忽視了一個現實,目前香港的廢物處置成本正是由所有納稅人去承擔,而不是讓污染者承擔其公平份額,拖延垃圾徵費計劃只會令社會承擔「環境成本」和「經濟成本」,同時錯失發展循環經濟的「機會成本」。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中下學試題免費下載】  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食物安全超市大搜查】  【職場智慧求生術】